紫绀 一. 定义 file:///C:/Users/ADMINI~1/AppData/Local/Temp/msohtmlclip1/01/clip_image002.jpg紫绀是指血液中还原性血红蛋白增多且超过50g/L,导致皮肤和粘膜出现青紫色的现象。(注释:血红蛋白在未与氧气结合时称还原性血红蛋白,脱氧血呈暗红色,从而使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)紫绀也可以是因硫化血红蛋白、高铁血红蛋白、碳化血红蛋白升高所致。(注释:以上三种血红蛋白是发生在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时)紫绀可以是全身性的,也可以局限于外周部位,多发生在皮肤较薄,色素较少和毛细血管丰富的部位,如舌、口唇、鼻尖、耳垂、面颊部及指甲等处最为明显。 二. 临床表现 1.还原血红蛋白增多 1) 中心性紫绀:全身性的紫绀,在四肢,面部的皮肤以及舌头,口腔的粘膜上都可见青紫色。最明显症状为脸颊青紫,指甲青紫以及嘴唇青紫。此时呈现青紫色的四肢并不发冷而是温暖的,区别于局部性紫绀。 常见的疾病: 先天性心脏病:出生后就出现中心性紫绀,伴有呼吸困难,心悸,杵状指等症状。 心肺功能不全的疾病:中心性紫绀伴有呼吸困难,杵状指的现象。(杵状指见右图,为手指末端指节增厚,指甲隆起的症状。)包括肺心病、肺炎、气道阻塞、肺水肿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、肺淤血等疾病 急性发作的紫绀:急性心肌梗死、气胸、肺栓塞、肺炎或上呼吸道阻塞导致的机体缺氧。 2) 周围性紫绀:肢体末端和下垂部位的皮肤呈青紫色。例如手脚青紫,耳垂青紫和鼻尖青紫。这些局部在呈现青紫色的同时会发凉。在给予按摩或加温时,这些部位青紫的现象可以得到缓解和消失。通过这点与中心性紫绀区别,中心性紫绀不会发凉,也不能通过加温按摩使青紫消失。 常见的疾病: 静脉回流障碍:除了局部呈现青紫色外,还可能出现淤血,压痛和静脉凸出明显的症状。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:除手脚,嘴唇青紫外,还会出现面部,手掌大小鱼际青紫,眼睛结膜充血等症状。 3) 混合型紫绀:以上两种紫绀同时存在,见于心力衰竭或者心肺疾病合并周围循环衰竭者。 2.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 由于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所致的紫绀,一般不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,可以由此与心肺疾病区别。同时药物中毒引起的紫绀应该具有一些特殊的药物使用情况。例如磺胺药、煤焦油制品、变质蔬菜摄入等可导致高铁或高硫血红蛋白血症。具体分类如下: 1) 药物中毒所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:紫绀突然出现,病情严重,输氧后皮肤青紫色不消失,血液暴露于空气中也不能变为鲜红色。静脉注射大剂量维生素C、硫代硫酸钠或亚甲蓝均可使青紫消退。 2) 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:从小就有嘴唇发紫,面部和四肢皮肤青紫的现象,家里有人患有此病,没有心肺疾病,身体状况较好。 3) 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:多见于女性,紫绀出现的时间与月经周期相关,为阵发性。 4) 硫化血红蛋白血症:紫绀出现的时间长达几个月或更长时间,患者血液呈蓝褐色。需要通过分光镜确定血液中硫化血红蛋白的存在。 三. 诱发因素 紫绀主要是由于心肺疾病或者药物中毒所致。 1.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: 1) 呼吸系统疾病:气道阻塞,肺炎,肺水肿等。由于肺通气换气功能障碍,而导致血液中含氧量下降,还原血红蛋白增多。 2) 心血管疾病:心力衰竭和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,如法洛四联症。 3) 周围血流障碍疾病:静脉炎,动脉粥样硬化,休克,红细胞增多症 4) 氧分压低:高原病 2.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 1)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:药物中毒所致,如伯氨喹、苯丙矾、硝基苯、磺胺类药物等。食入大量含有亚硝酸盐的变质蔬菜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,又称“肠源性青紫症”。 2) 硫化血红蛋白血症:患者便秘或服用硫化物后,在肠内形成硫化氢,作用于血红蛋白形成硫化血红蛋白。当血中含量达5g/L时,即可出现紫绀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