肥胖分类 | | |
| | 患者自幼一方面由于遗传因素,另一方面由于长期营养过度,从而引起全身脂肪细胞增生肥大而造成肥胖 | 1. 有肥胖家族史 2. 自幼肥胖,一般从半岁起至成年 3. 全身性肥胖,脂肪细胞增生并肥大 4. 控制饮食、运动疗法不易见效,但对饮食亢进、摄取过多、运动量不足者尤为显著 5. 对胰岛素亦不敏感。 |
| 多由于20~25岁以后营养过度,摄取热量超过机体各种新陈代谢活动过程所需要;或由于体力活动过少或因某种原因需较长期卧床休息,热量消耗少而引起的肥胖。 | 1. 20~30岁妇女多见,中年以后男、女也有自发性肥胖倾向,绝经期妇女更易发生。 2. 日常饮食食糖过多,油腻食物多。 3. 脂肪多分布于躯干。 |
| | | 1. 均匀性肥胖 2. 伴下丘脑其他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如:睡眠进食障碍,体温调节障碍(表现为对外界温度变化不敏感,产热和散热能力变弱),尿崩症,女性月经紊乱或闭经,男性性功能降低。 |
| 发生可能与雌激素增加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、醛固酮分泌增加及静脉回流减慢等因素有关 | 1. 多见于生殖及更年期女性 2. 脂肪分布不均匀,以小腿、股、臀、腹部及乳房为主 3. 体重增加迅速,与体位有密切关系,劳累和立位体重增加,休息及平卧后减轻 4. 浮肿变化往往呈周期性,晨起面、眼睑浮肿,起床后活动,下肢、躯干逐渐浮肿 |
| | |
| | 1. 发作性空腹低血糖 2. 肥胖 3. 发作时软弱乏力,出汗,饥饿,心悸,进食过多 |
| | 1. 有肥胖现象,女多于男 2. 怕冷,全身浮肿,早晨起来肌肉僵硬,上眼睑下垂,月经过多 |
| | 1. 向心性肥胖(患者体内脂肪沉积是以心脏、腹部为中心而开始发展的一种肥胖类型) 2. 皮肤有紫纹 3. 高血压 4. 月经紊乱或闭经 5. 满月脸,水牛背,多毛,面容多多血质 6. 骨质疏松 |
| | 1. 男性阴茎变小,声音尖细,男性化特征减弱 2. 女性阴道萎缩,皱褶减少或消失,阴道分泌物减少 |
| | 1. 多见于儿童 2. 经常在空腹时出现低血糖的症状,觉得饿,进食多,变胖 3. 肝脏肿大,心脏增大,黄色瘤,巨舌,肌无力 |
| | 1. 只有女性出现,发病多发生在绝经后 2. 肥胖,并有剧烈头痛 3. 脂肪多沉积在躯干和四肢近端 4. 有明显的遗传现象 |
| | 1. 女性患者多,绝经后发病 2. 脂肪多堆积在躯干,颈部,腋部 3. 脂肪沉积处有触痛,且可触及小结节 4. 肌肉力量低下,容易感觉到疲劳 5. 抑郁,智力低下,癫痫,性功能早衰 |
| 由于临床上服用某些药物如氯丙臻,胰岛素等刺激食欲,食量增加诱发的肥胖 | |
|
| 1. 肥胖,智力迟钝,尖脑,眼距过大,斜视,眼球突出,视力下降 2. 有多指或并指畸形 3. 膝盖和足内翻 4. 脐疝,性腺功能减弱并可能伴有先天性心脏病 |
| | 1. 眼小,头小,看起来眼睛愚笨,呆滞 2. 严重患者智力迟钝 3. 斜视,近视,小颌,腭弓狭窄高耸 4. 关节过伸,膝内翻,肌肉张力降低 |
| 胫骨内髁软骨发育不良而产生膝内翻畸形,会诱发轻微的肥胖 | 1. 婴儿型多在1-2岁起病,有弓形腿 2. 青少年型6-12岁发病,多累级一侧肢体,患肢缩短,走路坡行。 3. 膝内翻,膝盖活动异常,轻度肥胖 |
| | 1. 肥胖,身材矮小,性腺功能低下,发育延迟 2. 有明显的遗传现象 |
| | 1. 发病在儿童期 2. 肥胖,色素性视网膜炎导致失明,神经性耳聋,糖尿病,尿崩症 3. 男性性腺功能低下 4. 听力减退或消失 |
19. Laurence Moon Biedl 综合症诱发的肥胖 | | 1. 肥胖,精神发育不全 2. 多指畸形 3. 性功能降低 4. 视网膜发炎,糖尿病 |